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将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科院”)建设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管理新序列,此举意味着我国在保障国家能源电力安全和新能源科学消纳能力建设上迈上了新台阶。
电力系统是最复杂的人造动态系统,与交通、水利、油气等系统相比,电能传输速度极快(光速传输),发电、输电、用电实时动态平衡,没有与停车场、水库、油罐等对应的存储环节。如何准确掌握电网动态特性,保持稳定运行,是重大难题。
“电网的运行是不能中断的,电网规划方案、设计建设方案、运行控制和安全防御策略都不可能在实际电网中进行破坏性试验验证,仿真分析是掌握电网特性的关键手段。”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处处长贺静波介绍,只有通过仿真计算,才能分析、掌握电网特性,验证理论分析和安全防御策略的准确性,为电网提供定量决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直流输电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已成为含大量电力电子设备、跨大区交直流混联的现代电力系统,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系统特性发生深刻变化。英国、澳大利亚等电网发生的事故表明,电力电子设备与电力系统交互作用,容易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大停电事故。
“面对电力电子设备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电网电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支撑我国大电网安全运行的仿真分析也面临‘仿不了’‘仿不准’‘仿不快’等世界级难题,电网安全运行和清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数模混合仿真研究室主任朱艺颖坦言。
此前,国内外均采用机电暂态仿真工具研究大电网安全稳定问题,支撑实际电网安全运行和协调控制。当大量直流和新能源融入电网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旧有的仿真方法无法准确模拟这些含电力电子设备的响应和控制特性。对大电网安全稳定性和控制特性的准确仿真变成“仿不了”的世界难题。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