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深化同期线损应用

作者:能创科技 日期:2022/7/24 20:46:07 人气: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猛,发电容量和规模都已居世界首位。但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各种新型用能形式不断涌现,我国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已不适应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的“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新战略正是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电能通过电网走进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历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四个环节,各环节中均会产生电能损耗,简称线损。线损率是在一定时期内电能损耗占供电量的比率,它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src=http_%2F%2Fwww.it61.cn%2Fupload%2F20170707%2F20170707150207_690.jpg&refer=http_%2F%2Fwww.it61.jpg

  线损率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既能够降本增效、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还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优化配电网结构,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供电服务。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和自动采集的推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按照电量源头采集、线损自动生成、异常智能监测的思路,攻克数据标准不一、电网拓扑割裂、数据异动失真三大技术难点,建成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实现了覆盖全网“厂-站-线-变-户”计量类物联设备的有机、有序互联,有力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线损主要由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两部分构成。技术线损是经由输变配售设施所产生的物理损耗,管理线损是由于计量、抄表、窃电及其他管理不善造成的电能损失。数据表明,线损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节约购电量400多亿千瓦时,可节约购电成本150亿元。如何使用数字技术降低各个环节的线损率,是国家电网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src=http_%2F%2Fimage.s-reader.com%2Frss%2Fimage%2Fb41b88b868a70e73b21ad5b3007088c3.jpeg&refer=http_%2F%2Fimage.s-reader.jpg

  降低线损率并不容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相关负责人说:“线损涉及到众多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配变电压器、智能电能表等,与发展、调度、营销、运检等多个专业部门相关。每个专业部门都有单独的线损管理系统,他们就像平行线一样,互相没有交集。如何将这些数据融会贯通并进行关联分析,挖掘数据的价值,发现隐藏的问题,这是降低线损率的关键,也是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基础。”

  看似一气呵成的“发-输-变-配-用”等环节,以前由于专业分工的不同,产生了数据壁垒。数据错误很难避免,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阅读更多文章